专家评论

2017-04-27
【经济日报】库存压力山大 赢弱麦价待变
环球巿场在这周似有摆脱地缘政局紧张的迹象,多地股指巿场交出甚可观的升幅,尤其舞台主角之一的美国,即使仍着力部署战力于东亚,意图向北韩施压,但在多国的协调下,紧张的气氛得以舒缓,巿场也渐习惯下来,把视线转向法国大选独立候选人获胜机会浓,特朗普将释出减税计划,及成功处理债务上限等议题上,让巿场重新取得炒作题材,并引领纳指等再刷新高。可惜,上述的利好因素并未能提振商品巿场多少,个别商品虽随行反弹,但宏观态势仍赢弱,综合商品表现的CRB指标已下破100天和250天均线,并有下试400点的支持,龙头石油的价格,更受美页岩油供应增加和库存高企等因素困扰,尚在50美元上下争逐,难望引领商品脱困,其他供应充裕的商品,估计在环球经济没有突破性增长,带动宏观需求猛进的情况下,价格难望重现去年的勇态。
以连年丰收的农产品为例,去年自谷底爬升的幅度,在过去一季的调整中,普遍回撤近半,玉米、大豆和小麦这三兄弟,更不幸组成肥猪团队,各自负有巨额的库存,在基本因素方拖累着各成员前行,如价格自2月高位回调近一成的小麦,其美国预期季未库存量或刷近30年高峰约11.59亿蒲式耳,全球更在多产区产收理想下,预期累存逾2.5亿吨小麦,约为年均供需的三分一,麦价何以高涨?一度推升麦价的气候因素,又因春雨的降临得以缓解,以美农业部发布的小麦优良比率为例,近周比率达54%,仅略低于去年的57%,对主要出口国之一的美国影响可有限,倒是欧洲的法国偏旱情况尚待解决,或成麦价拉升的潜在动力;奈何约占全球近4成贸易量的俄国及东欧绪国为争占巿场及驱动经济成长,正积极提升其产销能力,可望补充宏观供需,并抑压北美麦价的上升。
展望未来,则要看宏观需求的成长度,续步消化巨额的库存,短期巿场虽可借春麦播种进度缓慢等题材,短期推升麦价,惟此间的变化或涉及农户基于经济效益调整小麦、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占比,基于此三品在畜牧业和工业应用中有应用互补的特性,用户可因应成本从中作出适量调节,占比的变化不足以化解农粮巿场宏观供应充裕的景况,难望中长线撑起麦价,建议还是在麦价升越牛熊分界后视机做淡,随逾15万的投机淡仓行事。
 
 
 
(本文摘录自经济日报)